行业新闻 网站公告

独家|78家P2P平台解析 存管导致降息?(名单)

来源:作者:网贷之家

摘要:研究表明,在78家网贷平台上线银行存管后,有51家平台选择了降息,整体降息幅度达0.3到0.5个百分点。与此同时,过半存管平台在成交量、贷款余额、投资人数方面均有不同程度超越行业的优秀表现。虽然存管平台接连降息,但究其原因,是由于平台身处行业普降的大背景下,而非仅仅上线存管所致。

银行存管作为网贷行业整改中的重要标签,不仅是网贷平台在合规进程中的重要环节,也是投资人所关注的焦点。目前,关于银行存管的模式、费用及监管文件等方面存在较多研究,对“存管后时代”的平台数据却鲜有跟踪披露。本文以网贷之家数据库中有完整数据的78家已上线银行存管的平台作为研究样本,将综合收益率、成交量、贷款余额投资人数作为四项维度,分别衡量平台上线存管后的数据表现。

一、存管平台样本现状及综合收益率分析

1、78家存管平台综合收益率数据

网贷产品收益率,是各项指标中投资人最为关注的核心。据网贷之家研究中心不完全统计,截至2017年6月19日,共有474家正常运营平台宣布与银行签订直接存管协议,约占同期P2P网贷行业正常运营平台总数量的22.07%;其中,有247家正常运营平台与银行完成直接存管系统对接并上线,占P2P网贷行业正常运营平台总数量的11.5%。

考虑到存管影响的延伸性,本文选取从平台正式上线至上线后第三个月作为存管平台的观察期,将存管上线当月定义为“期初”,存管上线后第三个月定义为“期末”。剔除上线时间不全及残缺的部分数据,78家样本信息及收益率按期初时间排列如表1所示:

样本平台分别来自13个不同省市,涉及到存管银行15家,最早与最晚上线银行存管的时间分别为2015年7月与2017年2月。各家平台月成交规模跨度较大,从十万级别到百亿级别不等。

2、定量分析存管平台综合收益率

上线存管后合规成本骤增,那么综合收益率是否会因此受到影响,如预期般下降呢?本次研究跟踪了样本平台的期初及期末的综合收益率,对期初、期末的样本收益率区间整理如下:

如图1所示,在平台正式上线存管当月,收益率呈现出“两极少,中间多”的形态。综合收益率在7%以下的平台仅占比2.56%,而高于13%的平台占据了16.67%。期末,高收益平台的比重有所下降,7%-10%的主流利率区间则进一步扩大,占比超过五成。在收益率极值方面,期末收益率之差相对期初有所收窄,详见表2。无论从中位数还是平均值来看,样本平台综合收益率均呈现出下降之势,降幅达0.3到0.5个百分点。

然而,0.3到0.5个百分点的降幅,究竟是否由于平台上线银行存管所导致?继续跟踪了观察期内的行业综合收益率数据,整理如下所示:

数据显示,行业综合收益率表现出普降的特征。以三个月的观察期减幅为衡量单位,78家样本平台中,有41家平台的综合收益率减幅不及行业减幅;其中,有34家平台在观察期内,其行业综合收益率与同期平台综合收益率的减幅差额达0.1个百分点以上。这意味着,行业整体降息的程度比样本平台更为剧烈。因此,在行业普降的大环境下,存管平台的降息也随之成为必然,而非仅仅由于存管导致综合收益率下降。

二、存管平台成交量、贷款余额及投资人数分析

除了平台的综合收益率,成交量、贷款余额、投资人数亦是反映平台历史情况及发展趋势的重要指标。存管平台在合规进程中付出了大量时间与物质代价,究竟能否获得超越行业的预期规模增长,下文将给予探究。

1、成交量

成交量代表了网贷平台的交易规模,是衡量一定期间内网贷业务资金量的直观体现。根据历史数据观察,网贷行业成交量连年攀升;而从月、季度数据来看,由于受到传统淡季2月和10月的影响,春节、国庆节附近的行业增幅可能会低于全年的成交量增幅。

统计结果表明,除2015年11月至2016年2月、2016年11月至2017年2月两个时间段为季节影响因素外,其余时间段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成交量上升,其中增幅最为迅猛的时间段集中在春节以后,主要表现为由于节后资产端业务的回暖带来的资金需求与活跃投资人数的上升。

如图3所示,在样本平台中,有53家平台在观察期内呈现出成交量增长的趋势,更有5家平台达到了100%以上的增长速度。与观察期内的行业成交情况相比,43家平台的成交量达到了超越行业的增长规模,约占总体平台样本的55%。

2、贷款余额

平台贷款余额,又被称作“待偿金额”,是衡量平台现有待还资金及未来发展趋势的重要指标。目前,随着网贷行业成交量的不断上升,行业贷款余额连续创下新高,在行业贷款余额普遍提升的背景下,对单个平台相对行业的增幅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

统计结果显示,在78家样本平台中,仅有10家存管平台在期末出现了贷款余额的下降,其余平台均表现出贷款余额的上升。其中,又以0-100%增幅区间的平台最为集中。

尽管行业贷款余额不断上升,但其增幅却呈现出减缓之势。2015年10月至2016年7月,网贷行业贷款余额季度增幅由47%下降到17%,进入2017年以后则稳定在10%-15%左右。要衡量出存管平台贷款余额的成长性,就需要将其与行业数据进行比对。根据图4所示,共有48家存管平台呈现出超越行业增长的表现,占整体平台样本的61.5%。

3、投资人数

平台上线银行存管,通过其合规举措,理应扩大了自身知名度,在投资人中提升了人气;但部分平台由于与存管银行之间磨合不到位、存管银行体验度下降等种种原因,投资人数不升反降。那么,在这种看似对立面的双重作用下,存管平台的投资人数又是如何变化的呢?

如图5所示,在样本平台中,68%的平台在观察期内产生了投资人数的增长,其中投资人数获得翻倍增长的平台共有7家。在与行业数据的比对中,过半平台获得了超越行业的投资人数增长。人均投资金额方面,观察期内的平台表现基本与行业持平。通过投资人数与贷款余额、成交量增幅的比对,发现投资人数的增幅变动与贷款余额较为相近,或能说明贷款余额的变动与投资人数的变动存在一定的关联性。

此外,通过对成交量、贷款余额及投资人的分析,未发现平台规模与地区、所对接存管银行存在关联。

三、上线存管的优势与问题分析

2016年8月24日公布的《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中,首次以文字形式明确规定,网贷平台应选择符合条件的银行业金融机构作为出借人借款人资金存管机构。如今将近一年过去,不少平台纷纷上线存管,在合规化的道路上获得自身的口碑,进入了平稳运行的时期;也有部分平台由于种种原因,在升级存管的过程中几经周折才正式上线,有的平台甚至仅在签约存管协议的阶段中停滞不前。针对存管平台的优势与问题,如图6所示总结如下:

1、优势分析

监管层面:平台上线银行存管是积极应对监管,拥抱合规的重要举措。对标监管的各项规定以及指引细则,有助于各网贷平台及网贷行业的长远健康发展,也有利于树立网贷业务规范的良好形象。

平台层面:上线存管可使平台进一步理清业务流程,规范运营,从而为进一步扩大经营规模奠定基础;在平台声誉方面,则有利于提升平台知名度与美誉度,成为网贷平台在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的重要标签。

投资人层面:平台上线银行存管,向投资人展示了平台合规经营的决心,同时也给予了投资人进行长期、稳定投资的信心。而对于稳健型投资者而言,正式上线存管名单或给予了一种选择平台的参考途径。

2、问题分析

体验度:在注册流程方面,除了某些采取无痕体验的平台,多数存管平台增加了银行存管开户环节,一些繁琐的验证码、插件下载等步骤增加了用户的时间成本;此外,部分存管平台出现充值到账延迟,支持的浏览器类型、充值银行类型有限等问题,使得用户体验大打折扣。目前,已有部分存管平台为提升用户体验,考虑更换存管银行。

稳定性:银行存管从签订协议到正式上线,需要网贷平台与存管银行双方的通力配合,尤其是双方技术部门的系统对接。如若上线前期未做好充分准备,在正式运营的过程中遇到问题,则会对平台带来冲击。例如本月中旬,上海某平台因存管上线的逾期,在投资人中引起热议。

成本:存管费、年费、系统接入费等种类繁多的费用使得平台合规成本升高;除了平台自身支付的费用,部分存管银行还向投资人收取金额不等的提现费。此外,由于监管政策的不定期调整,合规成本未来或存在其他额外费用。

四、总结

研究表明,在78家网贷平台上线银行存管后,有51家平台选择了降息,整体降息幅度达0.3到0.5个百分点。与此同时,过半存管平台在成交量、贷款余额、投资人数方面均有不同程度超越行业的优秀表现。虽然存管平台接连降息,但究其原因,是由于平台身处行业普降的大背景下,而非仅仅上线存管所致

尽管互金专项整治在当前节点有所延期,但合规之路并未中止。随着整改期限的临近及各地网贷监管细则的陆续颁布,越来越多的平台正加入到银行存管的大军当中。可以预见在未来1-2年间,银行存管将成为平台正常运营的一项“标配”。

需要注意的是,《网络借贷资金存管业务指引》指出,作为银行的存管人在开展网络借贷资金存管业务时,不对网络借贷交易行为提供保证或担保,不承担借贷违约责任。签约协议或正式上线银行存管,仅代表平台在合规发展的道路上迈出重要脚步,并不代表平台安全性本身。因此,投资人在投资网贷平台的过程中,除了注意识别银行存管的真伪,还应综合考虑平台本身的声誉情况、运营模式、资产来源等,根据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做出合理选择。另一方面,于平台而言,切莫剑走偏锋,将行业监管的基本要求进行过度包装和宣传。认认真真做体验,踏踏实实做业务,才是平台获得长远发展的根本大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