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新闻 网站公告

平安接盘“前海金交所” 大平台布局扩容

来源:北京商报作者:马元月 陈婷婷

  • 两年前中国平安总经理任汇川提出借助交易所平台作为入口吸引新客户的战略正在逐步实现。近日,市场再传平安大手笔收购前海金融资产交易所(以下简称“前海金交所” ),变为其全资子公司。而这一“平台化”战略,一方面增强客户引流,另一方面也对综合金融防范风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交易所平台再下一城

    成立四年多的前海金交所正在经历国有股东退出,于是有了7月6日在深 圳联合产权交易所挂牌转让股权公告的出现。

    公告显示,前海金交所国资股东深圳联交所和深圳产权拍卖公司拟转让分 别持有的64.35%和0.65%股权,挂牌截止日为今年7月31日。

    就在公告挂出两天之内,市场传出平安即为接盘者。消息称,平安将以3.07亿元购买上述前海金交所65%的股权,旗下平安信托作为主发起人。在成立之初,平安信托就已成为前海金交所的股东,持股比例为35%,如果这次收购如愿以偿,前海金交所将成为平安旗下的全资子公司。对此,平安官方表示不予置评,但并未否认。

    不过,市场对此并未感到意外,依照挂牌公告对股权受让方设置的门槛来看,似乎就是为中国平安所定制。例如,受让方必须是从事银行、证券、保险、信托、基金、创投、互联网金融业务之一的企业法人,受让方总部须注册在深圳等。平安在竞购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资料显示,前海金交所成立于2011年3月29日,主要从事金融资产和产品 交易,如为金融企业国有产权和金融机构不良资产提供公开交易,包括登记、 托管、挂牌等全流程服务,还为金融市场金融产品流转提供第三方非公开交易。截至4月30日,前海金交所资产总额为1.28亿元,负债总额7381.28万元,所有者权益为5373.68亿元。

    金融“大平台”渐显

    事实上,前海金交所仅是平安摘取交易所牌照的一个缩影,该集团正在打造各类平台招揽生意并吸入新客户。

    据了解,平安早期以保险业务为起点,经过30多年的发展,最终形成保险、银行、投资等全牌照综合性金融集团。当新一轮金融改革和互联网金融大潮来临之后,中国平安在创新金融业务和互联网金融业务上开始布局。

    任汇川早在2013年展示平安综合金融版图与规划时就透露出在创新业务方 面打造交易所的战略构想,视为招引客户的入口。此外,其他的创新业务结构 还包括车辆交易市场和房屋交易市场、支付业务以及医疗健康。

    之所以平安青睐交易所这一平台,有分析人士解释,以交易所为载体的创新业务模式的核心是“没有金融牌照,却能做所有金融牌照的业务”,这将为业务延伸出无限的想像力。

    事实上,就在前海金交所成立之时,平安就拥有了自己的交易所——陆金所,以网络借贷业务起步,逐渐形成各类金融资产、衍生金融资产交易以及金融产品转让的综合金融交易平台。四年后,陆金所的估值已达到100亿美元。

    就在当年,平安还在云南成立西双版纳商品交易所,2014年平安在前海发起设立深圳金融资产及大宗商品交易中心。今年,平安再次在前海发起设立深 圳惠普众筹交易公司,专注互联网股权众筹融资业务。

    风险传递引担忧

    目前,中国平安打造“金融超市”,试图用客户最适合接受的方式提供一站式、多个金融产品的服务,目前各类交易所的建立也将为传递的金融业务带来大量的迁徙客户。有市场人士表示,庞大的集团,各子公司平台风险传递会引发市场担忧。

    一位平安相关负责人介绍,交易所与平安集团旗下子公司之间设有严格的防火墙,包括治理风险防火墙、财务风险防火墙、信用风险防火墙、交易风险防火墙、信息风险防火墙等。

    “各类平台建立是为了吸引更多的客户,打造金融超市,然而各金融板块一旦共享客户资源,是否会导致客户信息泄露则需要引起注意。”一位金融专家如是分析,尤其是目前平安正在实施客户大迁徙计划。

    对此,中央财经大学保险学院院长郝演苏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也指出,2013年平安入选全球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作为全亚洲惟一一家入围的金融集团,会致使其面临更高的资本标准和更严格的监管要求。

    此外,监管部门也对防范集团与子公司的风险传递出招。2014年5月,保监会发布业内首个针对非保险子公司管理办法的征求意见稿,明确险企和其非保险子公司之间要设立防火墙的同时,也首次提出险企高管不得兼任非保险子公司高管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