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新闻 网站公告

最新:三类金融投资企业工商登记有望放行

来源:作者:网贷之家综合

 近日,浙江省工商局低调发文放行投资类公司注册,允许企业名称和经营范围中使用“资产管理”、“投资管理”字样,被市场认定为重大利好消息。今日(5月13日)再传出消息称,三类金融投资企业工商登记有望放行。


据财新报道,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党委书记、会长洪磊在第三届中国机构投资者峰会上表示,申请机构在符合其他登记条件并履行相应承诺程序下准予登记,并为企业修改工商登记留足时间,回应行业关切。

企业需要履行具体承诺包括三类:仅从事创投、股权投资管理、企业咨询,或仅从事二级市场投资管理、投资顾问,或仅从事投资于投资工具的FOF(亦称“基金中的基金”)。

“针对工商注册环节无法对名称或经营范围进行修改的现状,协会正在与部分地区的金融和工商部门协调完善相关工商注册事项。”洪磊表示。

此前报道,上海、深圳、北京、山东等多地已出台了限制含 “金融”“投资”等相关字样企业的登记注册通知。

此外,4月14日,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行动出台相关实施方案,多位知情人士透露,在整治期内,全国各省市将暂停登记注册在名称、经营范围中含有“金融”相关字样的企业。具体而言,包括交易所、金融、资产管理、理财、基金、基金管理、投资管理、财富管理、股权投资基金、网贷、网络借贷、P2P、股权众筹、互联网保险、支付等,均将暂停注册。对于股权投资、投资咨询、投资顾问、融资租赁、资本管理、非融资性担保等投资类经营项目,也将暂停登记。近期,“一行三会”(央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与工商总局还将制定金融投资类企业注册名称的负面清单。

“工商系统管的是入口,这是严把市场准入关。”一位分析人士告诉财新记者,暂停注册类金融机构,是为了建立前端准入机制。

“从严格意义上讲,未经批准,新增企业的注册名称和经营范围均不得使用这些(前述)字样。”另一位分析人士对财新记者表示。这意味着,以后金融类企业的准入门槛,回到了类似“先证后照”的管理方式,即先由相应金融管理部门审核,再到工商局注册。但是,这个“证”是由地方金融办,还是“一行三会”认定,尚未明确。目前实践中,有权机关多是当地金融办。

注册登记、银行与P2P合作资金存管遭遇收紧等监管趋严的环境下,此前有市场人士担心,随着网贷行业风险的暴露,监管层对于行业的整治不断升级,但也存在一刀切的问题。但银行恢复支付通道、地方政府允许“投资类”企业注册等迹象,都表明监管一刀切正在得到修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