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新闻 网站公告

P2P网贷日报:打非办发文 金融局强调少做广告 深圳破118宗非法集资案

来源:作者:盈灿科技

【今日聚焦】

1、监管升级:打非办发文 金融局强调少做广告

日前,一份被重点检查的互联网金融企业名单引发业内强烈地震。多为知情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表示,主要涉及到打击非法集资的活动,最高层面是公安部和中财办在牵头。

临近年末,P2P监管升级。21世纪经济报道获得一份地方打非办下发的文件,要求各区(市)做出排查方案,排出计划,做到全覆盖,无死角,全面规范广告资讯信息内容,清理各类涉嫌非法集资宣传。而该文件提示的监测发现存在风险隐患的区域与场所名单亦与传闻基本一致。另计北京P2P公司人士透露,金融局此前开会时强调别天天做广告。【详情】

2、证券部门摸底券商参与P2P情况 要求评估风险

7月18日,央行等十部委联合印发的《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支持证券、基金、信托、消费金融、期货机构与互联网企业开展合作,拓宽金融产品销售渠道,创新财富管理模式。此后,越来越多的券商涉足P2P网贷。

证券时报记者从多家券商处了解到,近期,中国证券业协会向各家券商下发《关于开展证券公司子公司参与P2P业务情况压力测试工作的通知》,要求证券公司在23日前统计子公司参与网贷平台(P2P)业务情况,并提交压力测试报告。

压力测试报告需包括测试基本情况、风险评估分析应对措施建议等。此次摸底旨在落实证监会开展证券期货经营机构风险压力测试工作的要求。【详情】

【行业热点】

3、中央决策层三天两次提及“打击非法集资”

记者发现,中央决策层分别在12月21日公布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公报和12月23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两提“打击非法集资”,可见中央对“打击非法集资”重视。

对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国务院常务会议这种重要的会议决策,相关研究员和媒体一向是通宵熬夜等待政策发布、咬文嚼字地去分析里面蛛丝马迹的信号。

按照惯例看下来,大家发现以往更多强调宏观和方向的这两个会议中,今年都提到了一个非常具体的事情,就是要遏制、打击非法集资,这在以前的类似会议中并不多见。【详情】

4、远离不靠谱P2P平台:项目借款一笔糊涂账

对于投资人来说,选择靠谱的P2P平台是保证资金安全的主要控制点。一般来说,可以通过辨识公司股东背景、判断平台合规性和对风控的重视程度来推测平台是不是靠谱。除了上述两方面,还有其他一些要点,可以从实际业务出发,帮助投资人判断平台业务的安全程度。

平台具体借款项目风险

项目风险本应该是平台风控管理的其中一部分,单独提出来说,是因为这块涉及的事情较为复杂。当然,细心的投资者有时也会很容易在具体的项目情况中发现平台猫腻【详情】

【平台动态】

5、深圳破118宗非法集资案 P2P类占比37.8%

昨日,深圳警方有关负责人表示今年以来破获非法集资案118宗,其中P2P网络借贷领域的非法集资案件占总数的37.8%。警方有关负责人向记者揭露此类犯罪的三大特点,提醒市民加强防范。

今年以来,根据广东省公安厅的统一部署,在市政府金融办的指导下,深圳警方深入开展“5+3”专项行动。行动中,全市经侦部门着力开展防范和打击非法集资犯罪专项行动,依托市公安局经侦支队、各公安分局经侦大队、派出所三级联动平台,持续加大对非法集资犯罪的防范与打击力度,维护我市正常金融秩序,保护人民群众的财产权益【详情】

6、法院公告:铜都贷近亿元损失退赔12.3%

铜官山区人民法院12月22日正式公告披露,安徽铜陵P2P平台铜都贷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迎来官方退赔方案。法院明确,铜陵苏信投资管理有限公司、陈玉根、吴晓军等涉案人员应退赔1682名受害人近1亿元的经济损失。

截止目前,可执行退赔总金额约为1200万元左右。本案的退赔,所有受害人均按约12.3%的比例退赔。每个受害人的退赔比例乘以本次退赔总额即为每个受害人本次的退赔数额。法院方面在公告中也附上了详细的“受害人退赔表”【详情】